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来酸酐溶解 丁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马来酸酐溶解 丁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醛和酮的区别方法?
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分类
烃基的类别:脂肪族醛、酮;芳香族醛、酮。
羰基的数目:一元醛、酮;二元醛、酮。
二、同分异构现象
醛:碳链异构。
酮:碳链异构和羰基位置异构。三、命名
1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羰基的最长链。
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
银镜反应如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 还原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这个反应叫银镜反应。而酮没有还原性,不会反应
一、组成不同
1、醛:有机分子中含有-CHO(醛基)的化合物称为醛,通式为RCHO。
2、酮: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二、用途不同
1、醛:醛的用途很广,甲醛蒸气可消毒空气,甲醛溶液可用于生物标本的防腐等,脂肪醛类一般具有麻醉、催眠作用,如水合氯醛是早期的合成催眠药。
2、酮:由仲醇氧化、芳烃的酰化和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制备。丙酮、环己酮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三、醛基不同
1、醛:醛分子中含醛基。
2、酮:酮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氧化,因此,可用此来鉴别醛和酮。
硫酸禁配物有哪些?
除了HCl、SO2其他都能反应 与NaOH、Fe(OH)3——中和反应 与Na2CO3——复分解反应 与CuO等碱性氧化物能发生反应 与Fe——置换反应生成氢气(稀硫酸) 与Cu——加热反应生成CuSO4、SO2和H2O(浓硫酸) 与NaCl——实验室制取HCl气体(浓硫酸)
另: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的特征反应:SO4 2- + Ba2+==BaSO4↓ 综上,稀硫酸可以与碱性氧化物、金属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属、碱和部分盐发生反应 浓硫酸可以和金属活动性略小于氢的金属、碱以及部分盐发生反应
乙醚:强氧化剂、氧、氯、过氯酸(P1544) 丙酮: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P86) 丁酮:强氧化剂、碱类、强还原剂(P200)
甲苯:强氧化剂、酸类、卤素等(P655) 无水乙醇: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P1513) 高锰酸钾: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硫、铝、锌、铜及其合金、易 燃或可燃物、硫酸、铵盐、过氧化氢、甘油、乙二醇、磷等(P521)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来酸酐溶解 丁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来酸酐溶解 丁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