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二氧化氯碘量法原始记录,以及二氧化氯的测定碘量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碘量法中,加入过量碘化钾的作用
碘化钾的作用是和铜离子生成碘化铜沉淀和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生成的碘,间接求出铜的含量。过量碘化钾的另一个作用,可防止碘的挥发。
碘量法测定铜是基于弱酸性介质中,Cu与过量KI作用,定量析出I,然后用NaSO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从而求出铜的含量。
因为碘量法用过量碘化钾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碘化亚铜和单质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氧化单质碘,即可测得铜离子含量。但是碘化亚铜会吸附碘,造成结果偏差。
水中二氧化氯的***
二氧化氯管网末梢水的***,是为了保证***用二氧化氯消毒时的灭菌效果,便于自查与监测。对于用户水二氧化氯只要有余量,侧得出即可。因此定为0.02mg/L(碘量法的检出限)。
有标准,根据饮用水水质标准,二氧化氯(mg/L) 至少30min 0.8 ≥0.1 ≥0.02,饮用水水质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一般自来水都已经过消毒。 如未经消毒的自来水,投加二氧化氯的浓度在0.1---0.8mg/L为宜。按国家标准未稍水浓度不得低于0.02mg/L。
根据不同的水质,一般按照0.5~0mg/L的剂量投加。如果水质较差,比如地表水,应适当多加。如果水质较好,比如深井水,可适当少加。将二氧化氯消毒剂投进水中,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左右,即可。
如何检验自来水中二氧化氯含量
1、最原始的办法就是 滴定法,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比较麻烦,成本低。光学法: 二氧化氯分析仪,实验室一般用二氧化氯分析仪(光度计),连续检测的话,有在线二氧化氯分析仪。
2、消毒剂溶液配制:先在避光密闭的塑料容器中加水5L,再将蓝光消毒剂A液500ml加入充分搅拌后,然后再加蓝光消毒剂B液500ml,静置2~5分钟,加水至20L,充分搅拌。
3、用臭氧(O3,mg/L)作消毒剂时,与水接触时间至少12min,出厂水中限值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0.02mg/L。如加氯,总氯0.05mg/L。
4、⑴消毒剂溶液有效成分浓度在浓度试纸测定范围内时,取试纸浸于消毒液中,片刻取出,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有效成分含量。
二氧化氯,亚氯酸钠,次氯酸钠
1、液体二氧化氯【溶解情况】 易溶于水,遇水分解,容易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水溶液中的亚氯酸和氯酸只占溶质的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溶于碱溶液而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2、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亚氯酸钠分别加入浓盐酸均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过氧化氢可以氧化二氧化氯成氯酸。但是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被氧化的可能性很大。生成HClO2和氧气,HClO2再歧化为HClO3和HCl 。
3、亚氯酸钠和次氯酸钠是两种化学物质,它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亚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是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亚氯酸钠是一种还原剂,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二氧化氯发生器如何使用?
1、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二氧化氯的方法主要有电解法和化学法,电解法使用广泛的是隔膜电解法,以食盐为原料,在电场的作用下生成含有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双氧水、臭氧的混合溶液,二氧化氯的浓度一般仅为10-30%左右,大多为氯气。
2、步骤一: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二氧化氯发生器、酸、氯气等原材料,同时需要保证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氯气体泄漏。步骤二:装填原材料 将酸和氯气按照一定比例装填到二氧化氯发生器中,注意不要超过设备规定的容量限制。
3、将氯酸钠与水按1:2(重量比)比例混合,例如1公斤氯酸钠加2公斤水,搅拌至氯酸钠完全溶解即可(氯酸钠为工业氯酸钠纯度为99%-95%)。 盐酸的添加 关闭氯酸钠箱进水阀、二氧化氯出药阀、盐酸箱放空阀。
4、启动 打开动力水阀门,开启设备电源,使其加热装置自动加热,水射器正常工作,此时设备内应有鼓泡声。启动计量泵,如果计量泵管道中有空气应先排出空气,观察计量泵工作是否正常。
5、开机前的检查:(1)原料的准备工作:该二氧化氯发生器使用的原料为25%液体亚氯酸钠、31-33%浓盐酸,这两种原料均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无需再经稀释、配制。
关于二氧化氯碘量法原始记录和二氧化氯的测定碘量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