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与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1,3二硝基苯甲酸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kedde反应所用到的试剂为
- 2、碘试验的配制
- 3、以甲苯为原料怎样合成3,5-二硝基苯甲酸的过程反应式
- 4、甙类的主要分类
- 5、能否直接用苯甲酸与混酸(硝酸与硫酸)反应制备3,5-二硝基苯甲酸?
- 6、以甲苯为原料合成3,5二硝基苯甲酸
kedde反应所用到的试剂为
1、kedde反应所用到的试剂为:3,5-二硝基苯甲酸。溶剂是KOH、醇。强心苷苷元亲脂性较强;苷可溶于水、甲醇、乙醇及丙酮等极性有机溶剂,不溶于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糖的数目越多,亲水性越强。
2、指示剂,是一类化学试剂。在一定介质条件下,其颜色能发生变化、能产生浑浊或沉淀,以及有荧光现象等。常用它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中用来指示滴定终点;环境检测中检验有害物。
3、五元不饱和内酯与kedde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双键移位,形成了活性亚甲基和3,5二硝基苯甲酸形成大共轭体系,显红紫色。
4、一)Keller-Kiliani反应:溶于微量FeCl 的冰醋酸液中,加浓硫酸成两层,交界处显色。全部 (二)Kedde反应:用于去乙酰毛花苷的鉴别。
5、D试剂为氧化剂,重铬酸钾—硫酸汞溶液,E试剂为催化剂,硫酸-硫酸银溶液。不要问我具体比例是多少,我不是连华的研发人员,我也不清楚,一般厂家出于保护目的,是不会告诉客户的。
6、Kedde反应:试剂为3,5-二硝基苯甲酸和氢氧化钠醇溶液。(4)Baljet反应:试剂为苦味酸和氢氧化钠醇溶液。α-去氧糖的颜色反应 (1)Keller-Kiliani(K-K)反应 试剂包括冰醋酸、浓硫酸和三氯化铁。
碘试验的配制
碘液配制方法:量取35-40mL配制好的碘标准滴定溶液,置于碘量瓶,添加150mL水(15-20℃)。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滴定,近终点时,添加2mL淀粉指示剂(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碘试液是指对碘有灵敏反应的变色溶液,具体说就是淀粉(指示剂)溶液[1%(w/v)],将1g可溶性淀粉置于小烧杯中,加水调成糊状后,加入沸水至100 ml,再煮沸约1分钟,冷却后使用。碘滴定液是不可以当作碘试液用的。
将1g可溶性淀粉置于小烧杯中,加水调成糊状后,加入沸水至100 ml,再煮沸约1分钟,冷却后使用。淀粉溶液遇微量的碘即形成碘化淀粉,蓝色,很灵敏,淀粉溶液是碘量法测定二氧化硫等还原性色质的指示剂。
【配制】 取亚硝酸钠2g,加无水碳酸钠(Na2CO3)0.10g,加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以甲苯为原料怎样合成3,5-二硝基苯甲酸的过程反应式
1、先用高锰酸钾把甲苯氧化成苯甲酸。 然后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加入甲苯酸,这样在3,5位上就会上两个硝基。 理由是羧基是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 (去电子集团?不确定具体怎么说)这样硝基就会上在meta位。
2、C6H5CH3+HONO2---CH3C6H4-p-NO2+H2O。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氯苯与苯二甲酸酐作用,氯苯对位上的氢原子被邻,羧基苯甲酰基取代,生成对氯苯甲酰苯甲酸,这个反应是付克反应的一种类型,属酰化反应。
3、-二硝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是用3,5-二硝基苯甲酸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制备而成。
4、C6H5-CH3 + HO-NO2 ——→ O2N-C6H4-CH3 O2N-C6H4-CH3 + O2 ——→ O2N-C6H4-COOH 望***纳。因为打不出苯环所以用化学式代替,见谅。
甙类的主要分类
1、-黄酮类及黄酮甙-香豆精及香豆精甙-强心甙-皂甙-其他甙类 (Thioglycosides)又称芥子油甙,水解后生成异硫氰酸酯类(芥子油)与葡萄糖。
2、甙类: (Glycosides) 甙,又称配糖体或苷,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非糖物质中的羟基以缩醛键(甙键)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
3、根据苷键原子不同,可分为如下类型:·氧苷 氧苷是糖的端基碳原子与非糖部分的-oh、-cooh缩合,苷键原子是[_a***_]的苷类化合物。
4、环烯醚萜甙类(Iridoid g1ycosides)和裂环烯醚萜甙类(Secoiridoid glycosides)是由环烯醚单萜(Iridoids)衍生物与糖所成的甙类。
5、一)甙类 由糖和非糖物质组成;溶于水和乙醇中;根、茎、叶、花和果实;皂甙类 广泛存在。溶于水能生成胶体溶液,搅动时会像肥皂一样产生泡沫,因而称为皂甙或皂素。能破坏细胞产生溶血作用,***消化道黏膜。
能否直接用苯甲酸与混酸(硝酸与硫酸)反应制备3,5-二硝基苯甲酸?
先用高锰酸钾把甲苯氧化成苯甲酸。 然后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加入甲苯酸,这样在3,5位上就会上两个硝基。 理由是羧基是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 (去电子集团?不确定具体怎么说)这样硝基就会上在meta位。
由苯甲酸经磺化、碱熔、酸化而得。将苯甲酸用发烟硫酸在240~250℃磺化5h,生成3,5-二磺酸基苯甲酸,再用氢氧化钠于300℃碱熔,所得反应产物硫酸中和至弱碱性,过滤浓缩后,再酸化至弱酸性,用***提取。
反应,可以发生苯环上的硝化反应。苯甲酸是简单的芳香族羧酸,具有芳香性,也具有羧酸的性质,因此可发生两大类化学反应,一是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二是羧基的反应。
以甲苯为原料合成3,5二硝基苯甲酸
1、先用高锰酸钾把甲苯氧化成苯甲酸。 然后用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加入甲苯酸,这样在3,5位上就会上两个硝基。 理由是羧基是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 (去电子集团?不确定具体怎么说)这样硝基就会上在meta位。
2、所以第二次磺化发生在5位,这样生成3,5-二磺基苯甲酸。产物加入氢氧化钠并熔融,生成3,5-二羟基苯甲酸(二酚钠盐)。加入盐酸酸化,生成产物。
3、C6H5CH3+HONO2---CH3C6H4-p-NO2+H2O。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氯苯与苯二甲酸酐作用,氯苯对位上的氢原子被邻,羧基苯甲酰基取代,生成对氯苯甲酰苯甲酸,这个反应是付克反应的一种类型,属酰化反应。
关于与3,5-二硝基苯甲酸反应和1,3二硝基苯甲酸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