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水解物质水解后的各离子浓度反应,以及水解加水离子浓度变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盐的水解中离子浓度变化的问题
以强酸弱碱盐氯化铁为例,氯化铁是强酸盐酸与弱碱氢氧化铁中和的产物,故氯化铁溶液中阳离子三价铁离子与水发生水解作用,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与盐酸,由于氢氧化铁是弱碱弱电离,盐酸是强酸、强电离,故溶液ph显酸性。
因为浓度小了,水解出来的离子更难碰撞结合,所以水解程度会加大。
即含有弱酸的酸根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或二者都有的盐。这些离子会结合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或是氢氧根离子而形成弱电解质,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这样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水解后水解的离子浓度变小。
以硫离子的水解为例。S2-+H2O=HS-+OH-(第二步不考虑)。水越多,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浓度越低,水不考虑。则方程式右边离子的变化程度大于左边,即减小的程度更大,所以促进了硫离子的水解。
另外可以根据电荷平衡来判断。像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溶液中存在4种离子,若浓度最大的是阴离子,那么浓度最小的也肯定是阴离子,反之亦然。对了,补充一下。
酸性盐溶液包括可水解的酸性盐溶液,比如氯化铵溶液,氯化铝溶液,还包括可电离的酸性盐溶液,比如硫酸氢钠溶液。
盐类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怎么比较啊溶液离子浓度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是较复杂的问题。首先需知道,离子水解解程度是很微弱的。
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 越大.(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再比较大小。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比如物质的量都用mol作单位,体积都用L或mL作单位。
应该是C(X-)C(Na+)C(HX)C(H+)C(OH-)因为对于“弱酸HX”来说:溶液中的氢离子可以认为“全部”是由它电离生成的;即使不存在X-的同离子效应,它的电离度也远小于50%。
一般情况下盐溶液都是以电离为主,水解为辅,所以电离出来的离子浓度都比水解出来的离子浓度大。
第三部:比大小。由于氨水显碱性,故电离大于水解。所以根据平衡可得出NH3·H2O=NH4++OH-要更剧烈。即NH4+浓度更高。排顺序时注意母体大于子体。拿这道题来讲,母体是铵根、氢氧根和氯离子,子体就是氢离子。
如何判断NaHCO3的水解程度和离子浓度关系式?
c(Na+)c(HCO3-)c(OH-)c(H+)c(CO3 2-)碳酸氢钠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还要水解(弱酸的酸式根水解大于电离),所以钠离子的浓度最大。
HCO3- +H2O=可逆=H2CO3+OH- 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存在两种分子和五种离子。
c(Na+)c(HCO3-)c(OH-)c(H2CO3)c(H+)c(CO3 2-)HCO3-水解显碱性。
求高中水解的所有反应
1、+h2o《===》nhh2o +h+ 如果是两种离子之间的彻底双水解,产生了气体和沉淀,就用等号。
2、水解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高中阶段有5种。规律如下:无机物1种 1。盐类水解 有机物4种 2。酯的水解 3。蛋白质的水解 4。卤代烃的水解 5。
3、水解不限于有机,无机也可以水解,如弱酸,弱碱水解。
关于水解物质水解后的各离子浓度反应和水解加水离子浓度变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