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吡啶能形成氢键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吡啶能形成氢键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吡啶是极性还是非极性?
吡啶的结构和苯类似,所以能够溶解大多数非极性有机分子;但它还有一个N原子在环上,能够形成氢键或者参与到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中,于是能够溶解大多数极性有机分子和一些无机盐;同时它的那个N原子是碱性的,能够成盐,溶解一些无机物,比如HCl,SO3,K2Cr2O7,与Cu2+和Zn2+盐形成络合物,等等。
为什么吡啶溶解度比苯大
吡啶的结构和苯类似,所以能够溶解大多数非极性有机分子;但它还有一个N原子在环上,能够形成氢键或者参与到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中,于是能够溶解大多数极性有机分子和一些无机盐;同时它的那个N原子是碱性的,能够成盐,溶解一些无机物,比如HCl,SO3,K2Cr2O7,与Cu2+和Zn2+盐形成络合物,等等。
为什么吡咯不能形成氢键?
当氧不以羟基出现时(即氧不连氢时)则没有氢键。比如说乙醚Et2O,丙酮Me2CO,甲醛HCHO
当氧以羟基出现时就有氢键,比如说乙醇EtOH,苯酚PhOH,甲酸HCOOH,碳酸氢钠,水,过氧化氢等
同理当氟和氮上没有氢时也没有氢键,比如说四氟乙烯,氟苯,吡啶,喹啉等
当氟和氮上有氢时则有氢键,比如说氟化氢,氟化氢钾,吡咯,咪唑,吲哚,胺,氨,联氨等
酯类的极性和酚的极性?
酯类和酚类的极性主要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极性。
酯类是由醇和酸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碳氧双键是部分极性的,因为碳的电子云密度较低而带有正电荷,氧原子则带有负电荷。这使得酯类分子具有一定的极性。此外,酯类分子的极性还受到其立体构型的影响。一般来说,酯类分子的极性较小。
酚类分子是由一个羟基(-OH)与苯环相连组成的。羟基是典型的极性基团,与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酚类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酚类分子的极性大小也受到苯环的影响,苯环的电子云分布会改变羟基的极性。
综合来看,酚类的极性通常大于酯类。因为酚类分子中的羟基具有较强的极性,而酯类分子的极性受到碳氧双键和立体构型的影响,极性相对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极性比较是建立在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础上的,实际应用中,酯类和酚类的极性可能因溶剂、环境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单一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石油醚(小)→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大)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 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9+1)→苯∶甲醇(95+5)→苯∶***(6+4)→环己烷∶乙酸乙酯(1+1)→氯仿∶***(8+2)→氯仿∶甲醇(99+1)→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吡啶能形成氢键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吡啶能形成氢键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