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吡啶基结构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吡啶基结构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吡咯氮和吡啶氮的区别?
吡咯中N上的孤电子对参与形成苯环共轭π键,给出电子对的能力大大下降,碱性很弱,吡啶中N在环中,但是N上面的孤电子对不参与共轭,碱性比吡咯强。你从结构式就可以看到,吡啶的氮原子与碳原子是双键的,这就包含了π键了,而这个π键参与共轭,所以N上面的孤电子对不参与共轭,吡咯就明显不同了。
吡啶的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
这是因为在哌啶环中,氮原子 只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I),而在吡啶环中,氮原子既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又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C)。
吡啶与水能以任何比例互溶,同时又能溶解大多数极性及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甚至可以溶解某些无机盐类,所以吡啶是一个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溶剂。吡啶分子具有高水溶性的原因除了分子具有较大的极性外,还因为吡啶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可以与水形成氢键。吡啶结构中的烃基使它与有机分子有相当的亲和力,所以可以溶解极性或非极性的有机化合物。而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如Ag、Ni、Cu等形成配合物.
吡啶的分子式是C5H5N 结构式是苯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在结构中吡啶的5个碳原子和1个氮原子都是sp2杂化,都有一个未杂化的p轨道,6个p轨道相邻彼此平行重叠形成离域大π键,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具有芳香性。由于吡啶分子中氮原子电负性大于碳原子,共轭作用的结果,碳原子上的电子向氮原子移动,使得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亲电取代反应,特别是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电子云密度更低。
又由于氮原子具有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吡啶环上碳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又降低,因此吡啶没有苯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一般取代反应发生在3号位。比如吡啶与溴反应生成3-溴吡啶。
同样由于氮原子上的一对电子参与了共轭,使得吡啶的碱性变弱。
4-二甲基吡啶结构式?
[纠正]4-位只有一个氢,不可能被两个甲基取代,你肯定抄错题了![正确]的是2,4-二甲基吡啶,分子式C7H9N,别名为2,4-二甲基氮杂苯;2,4-卢剔啶,结构简式NC(CH3)CHC(CH3)CHCH,结构式如图所示:
2,4-二甲基吡啶是无色液体,有胡椒气味;蒸汽压 4740kPa/76.3℃;闪点37℃;熔点-60.0℃;沸点157~158℃;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 0.93;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合成药物和用作溶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吡啶基结构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吡啶基结构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